健身步道的设计要求
发布时间:
2022-01-22 10:17
健身步道系统中的每条道路应与其他道路和风景名胜区连接,形成一个没有开路和死路的环路。以正常步行速度为一段距离,设置这段路程。设置观光休息站。健身步道登山道路面由主道和两侧缓冲带组成。主路面宽度。两侧缓冲带每侧宽度不应小于20cm。
健身步道的缓冲区应覆盖植被。主要道路类型为原土石路,辅以木栈道、碎石路、间隔石路、台阶、桥梁、灰路等辅助道路。原土石路是人行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,这个我们也要利用好,由原路经过简单修整而成。木栈道采用防腐处理木材,来进行处理之后,用于山区湿地部分。碎石路采用轨道形式铺设,厚度一般不大于15cm。
健身步道的路芯主要采用粒径6~10cm的碎石铺砌,两侧采用粒径小于6cm的碎石铺砌。主要用于有水的平地。间隔石路采用长度大于50cm的条状石板或间隔布置。适用于泥泞、潮湿的试验路段,也可用于裸根区。这座桥是用石板、原木或竹子等天然材料建造的。为安全起见,可使用少量金属和水泥进行加固。
危险地段,比如说桥面至桥侧沟底、悬崖、水面2米以上需设置两种护栏。在防火带中常见到碎石坡路。路线采用防火带时,可直接采用坡度小于25度、碾压小于15度的原路面;坡度大于等于25度或碾压角度大于等于15度时,可对路面进行修整或在其旁边新建道路。
健身步道的坡度超过25度的地段应设置台阶。台阶是用石头、木头和土木工程建造的。尽量减少硬质路面的使用,休息站是用木头、竹子和石头建造的。它位于风景区附近或地形变化较大的地方。
两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两小时。营地位于安全地带,山体结构稳定,无崩塌、洪涝灾害危险,干燥平坦,靠近水源。距离不应超过8小时。营地应设消防区、取水区、就餐区、娱乐区和卫生区。营地生态厕所应采用木、竹、石等材料,清洁用水与食用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。
健身步道的接待站可根据现有建筑设置,提供住宿、供应、垃圾处理、信息、简易医疗等服务。标识系统包括建筑物标识、地形标识、指示标识等,采用石材、木材等天然材料,警示标志可采用金属材料。标志的材质、尺寸和颜色应醒目。
并且要在沿线合适的位置设置小型避难站、补给站和露营区。6通信安全:保证爬坡系统中手机信号的畅通。

微信公众号